星期二, 2月 02, 2021

念書的三個步驟

在講到念書的方式前,比念書方式還要來的更重要的是時間上的規劃。



我個人在念書的時候,會先擬定計畫與目標,而制定計畫與目標的基礎點在於時間。



因為時間有限,每個人的天資與身體狀況不同,只有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所以時間本身的規畫至關重要,而唸書考試並不是花越多時間,就會有越高的成效。



所以依據考試的時間與自己學習的進度去擬定自己的學習時間,會是最合理的狀態。



然後才有念書方式這件事。



念書的方式基本上分成。



輸入.彙整.輸出.



三個步驟。



.關於輸入這件事



很多人誤以為,好好地念,背誦,抄筆記,花時間理解,就是認真念書了,就覺得成績應該就能考好。



事實上,書本或是網路上的知識,通通都是要理解並轉化進我們的大腦並且實踐在生活之中的。



很多人在輸入的部分就使用了錯誤的方式。



基本上根據大腦的生理解剖與神經傳導的特點,我的理解是,輸入資訊本身分成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層面。



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可以同時處理很多身體受器所傳導的訊息,所以有意識的去「說讀聽寫」,進而嘗試去想像並了解文中的意義,是輸入的第一個要件。



也就是通常一本書拿來我們需要精讀,然後去理解其中的意義,還不需要到每項都背誦的程度,因為人體的大腦設定遺忘的速度是很快的。



既然怎麼唸最後都常常會忘掉,所以複習是必須的,那麼就一邊複習一邊加強印象,久了自然就背起來了。



所以第一次的研讀是很重要的,因為這部分最花時間,後面重新複習的時候,通常花的時間很少,頂多用掉原先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時間就能夠全部跑一次。



像我自己備考的時候,大概五到六分鐘左右就能夠將一本厚厚的內科學裡面的方劑在腦子全部快速跑過一次。



然後重複而有規律地複習是必要的狀況;也就是說,定時且重複的將單元內的內容複習不會只有一次,通常設定個5-6次應該就能夠將大部分的東西記起來。



通常當天上午念的東西,睡前再看一下,三天後再看一下,一周後再看一次,半個月後再看一次,一個月後再看一次,考前再看一次就差不多了。



(一般人通常念到第三次就可以很熟悉了)



於是看到這個部分你就會發現,又牽涉到時間的安排,跟第一個步驟緊緊相扣。



是的,所以時間是最大的問題。



.關於彙整這件事



彙整其實就是為了要輸出(考試)而準備的,很多人會用抄筆記整理表格跟重點的方式,就覺得自己有彙整了。



很多名列前茅的學生也都寫的一本很好的筆記。



筆記是一個很不錯的念書習慣,因為整理完筆記後,可以快速翻閱重點。幫助自己熟悉知識點。



其實我看起來,筆記也只是彙整與輸出的練習之一而已。



但其實如果你到了第一志願的學校跟班上永遠都占著第一名的你會發現,抄筆記的人有,但是沒這麼多。



而且筆記抄得好的,也不一定是成績最好或表現最好的。



重點並不是你的筆記寫的多好,而是這個整理的過程,讓你更容易建立自己的理解架構。



抄筆記只是彙整的方式其中一種,事實上筆記寫得越完整的,只是證明他很認真地整理筆記而已,不代表真的輸入了,或是自己真的認知、理解或串起來了。



彙整這個東西其實需要融入在前面輸入的步驟中,也就是說,每次讀到一個新的單元,就必須要讓自己嘗試跟前面念的單元串在一起,或是各科較不相干的部分其實也要互相串連起來。



例如念英文就是應該以既有的基礎單字,分析並串上字首字尾,然後解析文章前後辭彙的意義,去理解新單詞的意義。



又例如念了基礎理論跟診斷,在念內科的時候看到証型就應該馬上把證型的四診症狀重新跑一次,然後推敲是哪個部份的臟腑出了狀況,是基於甚麼理論上才導致的。



這樣子學習新東西的同時,又重新複習了舊的,同時複習與整理新的資訊,長此以往,才是真正的彙整。



另外,彙整也是需要時間與次數的練習的。



.關於輸出這件事



輸出基本上大家的做法就是寫考古題或是例題,寫了例題才會發現自己的理解與思考是不是到位。



除了要去理解考試本身的精神與立意外,更重要的是糾正大腦架構起來理解模式的錯誤。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理解或是記起來了,但其實大腦根本對不上,或是沒有記住,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實地把錯題圈起來,然後重複做錯題。



因為我們的理解常常建立在固定的大腦架構下,也就是說,這個理解模式通常會不斷的沿用。



講得更直接一點,就是你原先錯誤的題目會重複一直不斷的重複做錯,這是很常見而且也很正常的。



不同的題型去問相同的東西,答案不同,但是概念相同,這就是考試的精神。



事實上大腦也需要習慣快速提取資料去作輸出這件事,習慣了之後就能夠更有效率的作答。



坊間有些快速學習法強調,只要不斷地做題目,邊做邊學就能夠考得好。乍聽之下很有道理。



但基本上這就像是一個小學沒畢業的油漆工,你讓他考一萬次微積分他還是不會,有個屁用?



所以前面輸入跟彙整沒做到位,輸出就會有問題;就算都做到位了,輸出還是可能出問題。



所以念書的過程就是一直糾錯的過程而已。



.大腦的重整也很重要



最後想談一下大腦的重整這件事,實際上,我們的記憶背誦與彙整到輸出,很大一個部分都是靠大腦。



我們使用了說讀聽寫的方式也只是要讓大腦有意識的接受與順利輸入資料,但是彙整這件事很大一個部分靠的是無意識的整合。



以生物學上來說,只要我們清醒著,大腦就開始累積毒素與廢物,睡眠時就會清理這些毒素與廢物,個神經元與細胞間的空間就會清出來,然後神經突觸的連結會變得更有效率。



也就是說,唸完書睡一覺才能讓東西放進去腦子,然後才能裝下新的東西。



但是睡的過程也有可能會讓原先的突觸連結失去連接,所以需要再重新複習。



所以一邊學習一邊背頌一邊遺忘。然後一邊睡覺;多複習幾次那些突觸與連結就能學會這裡常用,不會斷掉。



恩,所以最後人生就是不斷地做鬼打牆這件事。大概就這樣。



沒有留言: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