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01, 2020

《真女神轉生3》推箱子小遊戲完全攻略

 

《真女神轉生3》推箱子小遊戲完全攻略

  STAGE1

  ←5 ↓2 →1 ↑2 ↓2 ←1 ↑1 →1 2 ←5

 

  STAGE2

  ←4 ↓1 ←1 ↑1 ↓2 ←2 ↑1 →3 ↑2 ←3 

  ↓1 ↑2 ←1 ↓1 →1 ↓1 ←4

 

  STAGE3

  ←3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3 ←3 ↓3

 

  STAGE4

  ↑1 ←3 →1 ↓2 ←1 ↑1 ←1 ↑2 ↓4 ↑2 

  ←2 ↑1 ↓2 ←4 ↑1

 

  STAGE5

  ←2 ↑2 →3 ↑2 ←1 →1 ↑1 →2 ↓1 ←1 

  ↑1 →2 ↓2 →1 ↑1 ←2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4 ↓1 

  →1 ↑1 ←2 ↓3 →4

 

  STAGE6

  ←3 ↑2 ←2 ↑1 ←1 ↓1 →3 ↓2 ←1 ↑1 

  →1 ↑1 ←2 ↑1 ←2 ↓1 →1 ↓1 →2 ↓2 

  ←2 →2 ↑2 ←1 ↓1 →1 ↑3 ←2 ↑1 ←1 

  ↓3 ←4

 

  STAGE7

  ↑1 ←5 ↓1 ←2 →1 ↓3 ↑1 ←2 ↓2 →1 

  ←1 ↑3 →1 ↑2 ←1 ↓4 ↑2 →2 ↓1 ←1 

  ↑1 →2 ↓3 ←7 ↑1

 

  STAGE8

  ↑1 ←2 ↑1 ←1 ↓1 →1 ↓1 ←1 ↑3 →2 

  ↑2 →2 ↓1 ←2 ↑1 ←1 ↓2 ←3 ↑1 ←3 

  ↓1 →2 ↑1 →1 ↓1 ←4 ↑3 →1 ↓2 ←1 

  ↓1 →7 ←1 ↓2 ←1 ↑1 →1 ↑1 ←3 →3 

  ↓3 →2 ↑1 ←1 ↓1 ←1 ↑1 →1 ↑1 ←2 

  ↓1 ←1 ↑6 →1 ↑1 ↓2 ←5 ↓4 →1 ↑3 

  ←1 ↑1 →3 ↓1 →1 ↑2 →2 ↑1 ←4 ↑1

 

  STAGE9

  →1 ↑6 ←5 ↑1 →4 ↓2 ←1 ↑1 →1 ↓5 

  ←4 ↑2 ↓2 →4 ↑3 ←4 →1 ↑2 ←1 ↓4 

  ↑1 →1 ↓1 ←2 ↓3 ←1

 

  STAGE10

  ↑1 →2 ↓1 →1 ↑2 ←4 ↑2 ↓2 →3 ↑1 

  ←2 ↓1 ←4 ↑2 ←3 ↑2 →3 ↑2 →4 ↓8 

  ↑8 →3 ↓1 ←2 ↑1 ←1 ↓6 ←1 ↓1 →1 

  ↑1 →1 ↓2 →1 ←7 ↑2 →1 ↑2 ←2 ↑2 

  →5 ↑2 →1 ↓6 ←1 ↓1 →1 ↑1 →1 ↓2 

  ←1 ↓1 →1 ↑3 ←3 ↑3 ←2 ↓3 →1 ↓1 

  →1 ↑2 ←1 ↑1 →1 ↓1 ←3 ↑3 →1 ↓1 

  ←1 ↓1 →4 ↑1 →1 ↓4 →1 ↓1 ←3 ↑1 

  ←3 ↑2 →9 ↑1 ←4 ↑2 →4 ↑1 ←1 ↓2 

  →2 ↓1 ←1 ↑1 ←1 ↓3 ↑1 →1 ↓1 ←2 

  ↑1 ←1 ↓4 →1 ↓1 ←8

 

  STAGE11

  ↓4 ←1 ↑1 →1 ↑3 ←2 ↓2 →2 ↑3 ←6 

  ↓2 →2 ↓1 →4 ↑3 ←2 ↓2 →2 ↑3 ←2 

  ↓2 →2 ↑2 ←3 →3 ↓2 ←1 ↑1 →1 ↑1 

  ←3 →2 ↓2 ←1 ↑2 ←2 ↓3 ↑3 ←2 ↓2 

  →1 ↑2 →2 ↓1 ←1 ↑1 →3 ↓3 ←2 ↓1 

  ←5

 

  STAGE12

  ↓3 ↑2 →5 ↓3 ↑1 ←6 ↓1 →2 ↑3 →3 

  ↑1 ←2 ↑1 ←1 ↓4 ←2 ↓2 →1 ↑1 ←1 

  ↑1 →4 ←2 ↑2 →5 ↓3 ←3 ↑1 ←4 ↓2 

  →1 ↑1 →6 ↓2 ←1 ↑1 →1 ↑1 ←3 →3 

  ↑2 ←1 ↓3 →1 ↓1 ←4

 

 

  STAGE13

  ↑3 ←4 ↓2 ↑2 →3 ↑1 ←1 ↓1 ←2 ↓2 

  →1 ↑1 ←1 ↑1 →2 ↑1 →1 ↓1 ←5 ↑1 

  →2 ↓1 →4 ↓4 ←2 ↓1 ←2 ↑4 ↓4 →2 

  ↑1 →2 ↑4 ←4 ↑1 ←1 ↓1 →5 ↓2 ←1 

  ↑1 →1 ↑1 ←4 ↑1 ←2 ↓1 →1 ↑1 →1 

  ↓6 →1 ↓1 ←3 ↓1 →1 ↑2 →3 ↑1 →2 

  ↓2 ←5 ↓1 ←1 ↑4 ←5

 

  STAGE14

  →4 ↓2 ←3 ↓3 →4 ↑1 ←1 ↓1 ←3 ↑2 

  ←1 ↑3 →4 ↓1 ←2 ↑1 ←1 ↓5 →1 ↓3 

  ←1 ↑1 →1 ↑1 ←7 ↑1 →6 ↓1 →1 ↑1 

  ←1 ↑4 →3 ↓1 ←1 ↑1 ←2 ↓4 ←1 ↓2 

  →6 ↑2 →2 ↓2 ←8 ↑2 ←1 ↓7 ←1 ↑1 

  ←3 ↑1 →3 ↓1 →1 ↑5 ←1 ↑1 →7 ↓1 

  →3 ↑6 ←1 ↓6 →1 ↓1 ←3 ↑2 ←2 ↓6 

  →3 ↓1 →2 ↑1 ←3 ↓1 ←1 ↑5 →1 ↑2 

  ←3 ↓2 ←1 ↑4 ←1 ↑3 →2 ↓1 ←7 ↑2 

  →1 ↓1 ←1 ↓1 →5 ↑1 →1 ↓9 ←1 ↓1 

  →2 ↑1 →1 ↓2 →2 ↓1 ←4

 

  STAGE15

  ←1 ↓2 ←3 ↓1 ←1 ↓1 →4 ↑3 →1 ↑4 

  ←1 ↓4 ↑4 →1 ↓1 ←1 ↑3 ←12 ↑1 ←3 

  ↓1 →13 ↑1 →1 ↓5 →2 ↓1 ←5 →5 ↓3 

  ←1 ↑2 ↓1 →1 ↑4 ←2 ↑2 ←1 ↓2 →3 

  ↓4 ←1 ↑3 ↓4 ←4 ↑1 →1 ↑1 →1 ↓2 

  ←11 ↓1 ←3 ↑1 →13 ↓1 →1 ↑3 →2 ↑1 

  ←7 →4 ↓2 →1 ↑3 →2 ↑3 ←1 ↓1 ↑1 

  →1 ↓4 ←4 ↑1 →1 ←2 ↑2 →1 ↑1 →1 

  ↓2 →2 ↑1 ←1 ↓2 →2 ↓1 ←2 ↓3 ←1 

  ↑1 →1 ↑1 ←13 →2 ↑2 ←2 ↓1 ←2

 

 

 

 

 

  STAGE16

  ←2 ↑1 ←1 →1 ↑1 ↓1 ←1 ↑3 ←2 ↓1 

  →1 ↑1 ←4 ↓5 →2 ↓1 →1 ↑2 ←2 ↓1 

  ←2 ↓1 →4 ↑3 ←2 ↓1 ←4 ↓1 ←1 ↑1 

  ←1 ↑1 ←2 ↑3 ←1

 

  STAGE17

  →5 ↓3 ←1 ↓3 →2 ↑2 ←1 →1 ↑4 →2 

  ↑1 →1 ↑1 →2 ↓2 ←3 →3 ↑2 ←2 ↓2 

  →2 ↑2 ←2 ↓1 ←2 ↓5 ↑5 →2 ↑1 →2 

  ↓2 →1 ↓3 ←2 ↑1 ←2 ↑4 →2 ↑1 →2 

  ↓2 →1 ↓3 ←2 ↓1 ←1 ↑1 ←3 →1 ↑4 

  ←2 ↓5 ↑1 ←2 ↓2 →1 ↓1 →2 ↑1 ←7

 

  STAGE18

  ↓1 ←1 ↑1 ←1 ↑3 →2 ↓2 ←1 ↓2 →1 

  ↑1 ←1 ↓2 →2 ↓1 →1 ↓1 ←3 ↑1 ←2 

  ↑1 ↓1 →1 ↓1 ↑1 →1 ↑3 ←2 ↓1 →1 

  ↑1 ←2 ↓2 ←1 ↓1 →2 ↓1 →3 ↓1 ←2 

  ↓3

 

  STAGE19

  →7 ←1 ↓2 →1 ↓3 ↑3 ←1 ↑2 →3 ↓5 

  →2 ↓2 ←2 ↑3 ↓1 ←3 ↑4 ↓4 ←1 ↓1 

  ←2 ↑2 →2 ←1 ↑2 →2 ↓3 ←1 ↓1 →1 

  ↑1 →1 ↓1 ←1 ↑3 →1 ↓3 →4 ↓2 ←2 

  ↑1 ↓1 →2 ↑2 ←2 ↓1 ←2 ↑2 ←4 ↓1 

  ←2 ↑2 →1 ↑3 →6 ↑1 →1 ↓10 ↑4 ←2 

  ↑1 ←3 ↑2 ↓2 ←1 ↓1 ←2 ↑2 →2 ↓1 

  →1 ↑3 ←1 ↑1 →5 ↑1 →1 ↓13 ↑2 ←2 

  ↑5 ←2 ↓1 ←3 ↓2 →1 ↑1 ↓3 ←3 ↑2 

  →1 ←1 ↓2 →1 ↑1 ←1 ↑1 →2 ←1 ↓2 

  →2 ↑2 ←1 ↑1 →4 ←4 ↑3 →1 ↑1 →4 

  ↓8 ↑2 →2 ↓3 ←2 ↑5 ←5 ↓1 ←2 ↑4 

  →1 ↑2 ←1 ↓6 →1 ↓2 ←2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1 

  ↑1 →4 ←4 ↑3 →1 ↑1 →4 ↓8 ↑2 →2 

  ↓3 ←9

  STAGE20

  ↓3 ↑2 ←2 ↓1 →1  1 ←2 ↓3 ←2 ↓2 

  ←1 ↓1 →1 ↑3 →2  4 ←1 →1 ↓4 ←2 

  ↓1 ←3 ↑4 →2 ↓1  1 ↑1 →2 ↓2 →1 

  ↓5 →4 ↑6 ←2 ↑1  3 ↓2 →1 ↑1 ↓6 

  →4 ↑6 ←2 ↓1 ←1  1 ↑1 →2 ↓6 ←4 

  ↑5 ←1 ↑2 →3 ↓1  1 ←2 ↓5 ←3 ↑4 

  →2 ↓1 →1 ↓4 ←1  2 →5 ↑6 ←2 ↑1 

  ←1 ↑1 ←1 ↓5 ↑4  2 ↓2 →1 ↑1 ←2 

  ↓3 ←1 ↓1 ←3 →3  1 →1 ↑4 ←5 ↓4 

  →2 ↓2 →1 ↑1 ↓1  4 ↑6 ←2 ↓1 →1 

  ↑1 ←2 ↓3 ←1 ↓1  3 →3 ↑1 →1 ↑4 

  ←5 ↓1 →1 ↑1 ←2  5 ↑1 →4 ↑1 →1 

  ↑3  2 ↑1 ←3 →1 ↓4  2 ↓1 ←3 ↑4 

  →2  1 →1 ↓6 →4 ↑7  3 ↑1 ←1 ↓5 

  ↑4  2 ↓2 →1 ↑1 ←2  3 ←1 ↓1 ←3 

  →3  1 →1 ↑4 ←5 ↓6  2 →4 ↑1 →1 

  ↑4  2 ↓4 →1 ←1 ↓3  4 ↑3 ←3 ↓1 

  ←4  4 →3 ↓4 →1 ↓1  3 →2 ↑5 ←3 

  ↓7  3 →3 ↑5 →2 ↓2  1 →1 ↓2 ←1 

  →1  3 →2 ↓1 ←1 ↑1  2 ↓6 ←2 ↑1 

  →1  1 →1 ↑2 ↓2 ←4  4 ↓2 ←3 ↑4 

  →7  3 →1 ↓1 ←4 →3  4 ←5 ↓1 ←1 

  ↑1  2 ↓2 →1 ↓2 →1  1 ←3 →2 ↑5 

  ←3  1 →1 ↑1 ←2 ↓10  4


星期二, 10月 27, 2020

【那個黑暗又荒謬的年代-治療同性戀】

unnamed.jpg

本身就是殺妻狂魔的亨利八世-制定了「性悖軌法(Sodomy law)」



1533年,英國亨利八世第一次引入了懲處同性性行為的「性悖軌法」,最高處罰可處以絞刑,至此同性戀被明文認定當成一種人類社會的異端。



直到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將同性戀從官方疾病診斷手冊上移除,在此之前所有的同性戀人士都被視為是有精神疾病或是魔鬼附身的人,當時的醫學界認為這些人都是「生病的病患」需要被治療,同性戀後來甚至還被列在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DSM-II)的「社會病態人格疾患」。



同志們被強迫接受了很多黑暗而沒有人性的「醫學治療手段」,只是因為要嘗試讓他們能夠「融入社會」,然後變成「正常的人」。這是一段荒謬而又黑暗的歷史。



Albert_von_Schrenck-Notzing.jpg

德國精神病學家 亞伯特(Albert von Schrenck-Notzing)



.治療同性戀的濫觴



1889 年,德國精神病學家 亞伯特(Albert von Schrenck-Notzing)聲稱,經由催眠與妓院的嫖妓行為,他成功的把一個同性戀的男人給「掰直」了,從此變成異性戀者;至此,開啟了同志們長達一個多世紀的黑暗年代。



未命名-1.jpg

尤金·施泰納赫(Eugen Steinach)



.移植死人與黑猩猩的睪丸



尤金·施泰納赫(Eugen Steinach)是奧地利的生理學家,也是內分泌學的先驅;在當時,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同性戀跟內分泌有關,尤金認為睪丸分泌的睪酮是維持男性正常性向的激素,如果缺少睪酮便會表現出同性戀的傾向。



(其實我們都知道,很多熊族的同志的睪固酮濃到爆表,肌肉比很多人都壯多了,而且這種理論無法支持女同志的狀況。)



當時對於這東西的療效大家深信不疑,於是在1916年他便將死去的異性戀的睪丸移植到一位「同性戀患者」的身上;在那個同性戀被壓迫的年代,也可能是安慰劑效應,這位擁有「直男睪丸」的同性戀聲稱自己生平第一次對異性產生了慾望。



於是他是世界上一個嘗試透過移植睪丸來糾正同性戀行為的人,其實移植睪丸這件事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很流行,當時主要號稱的療效是以壯陽為主,但當時沒有這麼多男人的睪丸可以移植,所以有的人是藉著移植黑猩猩的睪丸來達到壯陽的效果的。



15237969317542o03618p0n.jpg

睪丸移植圖示



拿死人跟猩猩的睪丸來移植?



這麼荒謬的事情,當時可是最新最潮的治療手段。



vaernet.jpg

丹麥籍的醫生 卡爾·皮特·瓦內特(Carl Peter Værnet)



.賀爾蒙(激素)療法



同樣的概念到了二戰期間變得更為激烈,我們知道納粹對於同性戀的迫害是很出名的,多出名呢?1933年至1945年間,有超過10萬名同性戀者被關進集中營,期間6萬人先後死亡;集中營里同性戀者的死亡率為60%,比政治犯的41%還高。



此時丹麥籍的醫生 卡爾·皮特·瓦內特(Carl Peter Værnet)將尤金的概念發揚光大,他認為只要補充睪酮等各種賀爾蒙與激素,就能將男同性戀扭轉為異性戀,所以他在納粹的集中營中,用手術讓同性戀囚犯們補充合成的賀爾蒙,嘗試根治同性戀。



概念就是在「病患」的鼠蹊部(大腿內側生殖器兩旁)埋入高濃度的賀爾蒙膠囊,藉此補充賀爾蒙,已達到治療的效果。很有趣的是,每一位接受「治療」的患者都聲稱自己痊癒了。也是,在集中營裡面,如果沒有「痊癒」,一定就會死得更慘。



1523796931986674s0279rr.jpg

鼠蹊部手術的示意圖



.化學閹割(Chemical castration)



二戰之後,其實醫學界早已經知道賀爾蒙與激素的治療對於「扭轉性取向」基本上沒有效果,但是這種治療方式在那個「反同性戀」的大環境下,非常受到歡迎,也被許多醫師認為是唯一的治療途徑。



在那個時候同性戀是有罪的,那時因為犯了「同性戀罪」被逮捕的男性只有兩條路走,一是坐牢,二是接受「激素治療」;那些不願被入獄囚禁的男性,很多在選擇了這種形同「化學閹割」的治療後,都變得鬱鬱寡歡。



「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就是最有名的受害者,圖靈在1950年發表《電腦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並曾經協助英國破解了德國的密碼而提早結束戰爭,但卻因為他的同性戀頃向而被當時的「性悖軌法(Sodomy law)」給定罪。



他最後選擇了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注射,並持續一年。在這段時間裡,藥物產生很多副作用,也使原本熱愛體育運動的圖靈在身心上受到極大傷害。



這些激素藥物不但讓他在生理上無法勃起,還使其胸部開始像女性一樣隆起。在巨大的壓力下,圖靈開始陷入重度抑鬱;圖靈生前在寫給好友的信中是這樣說的:「也許是藥物的作用,我甚至夢見自己變成了異性戀。但無論是現實還是夢中,這個念頭都讓我痛不欲生。」



1954年,圖靈食用了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自殺身亡。



15237969317701so0n2so8n.jpg

圖靈生前寫給好友的信件



.把腦子搗爛的腦前額葉手術(Lobotomy)



既然用藥也沒啥用,醫學界想到那乾脆來用手術好了,這個腦前額葉手術(Lobotomy)當時可以說是治療精神疾病的萬金油,反正只需用一把特殊的手術刀直接插入大腦,然後搗碎額前葉神經就完成了。



接受治療的人,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任何同性戀的行為,因為他們直接就變成了廢人。不但不吵不鬧,麻木遲鈍,神情呆滯,任人擺布,智力跟行為也跟著退化,和傻子沒有任何區別。



152379693268961p492p574.gif

腦前額葉手術(Lobotomy)



當時醫學界認定同性戀就是一種精神疾病,所以,同性戀者自然逃不過腦前額葉切除手術的摧殘。(大家詳情可以看看先前寫有關腦前額葉手術的文)



美國醫生弗里曼是這項手術的擁護者,他親自操「錘」的手術就有3400例,他表示其中40%都用在了同性戀身上。



試想,在那個可怕的年代;只要你是同性戀,醫生就要把你抓來把腦子給攪爛。這是多麼喪盡天良的一件事?



15237969320029r829pn98p.jpg

雜誌上「治療同性戀」的醫療廣告



.電擊老二的治療方式-「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與「對抗療法」(confrontational therapy).



生理上的治療失敗了,心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Behavior Treatment)學派的專家們,也跟著醫生們加入了這場荒謬而沒有人性的迫害。



知名的「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從此登上了歷史舞台,這個原理基本上就是根據生理的條件反射原理,裡用很多方式強行建立一條「厭惡同性戀」的生理反射迴路。



講得更簡單一點就是醫生會把「患者」綁住再脫掉他們的褲子,接著不停地給「患者」播放同性戀的A片,然後如果「病人」膽敢勃起的話,則對勃起的器官狂電一通。



總之就是經由無數次的電極,讓「患者」只要接觸到與同性戀相關的事物就會聯想到電擊的痛苦,進而躲避並壓抑自己的性頃向與需求。



ac928c6bab36648ca476c7d42e56d783.jpg

實施電擊療法



另外像是阿撲嗎啡(Apomorphine),這個藥物會引起強烈的不適與嘔吐感,原本是拿來搶救誤食毒物或難以洗胃的患者,後來也被用於同性戀的厭惡療法。



當「患者」看到男人裸體時,還不用等他勃起就先給他來一針,讓他以後見到男性都覺得噁心至極。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一名叫比利的同性戀就因注射了阿撲嗎啡而引起抽搐最後死亡。



至於毆打、霸凌與咒罵基本上這種小兒科我們在此就不談了。



BN-XX156_bkrvde_JV_20180318131538.jpg

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醫生



.電擊大腦高潮點的治療(Self-stimulation)



知名的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醫生以癲癇與大腦的電擊研究聞名,他本身擁有精神科和神經學與精神分析三項專業,也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



希斯醫生認為大腦中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是大腦掌控與感受快樂與高潮的中樞,對於食物、性和毒品等刺激有關。



他認為精神問題可以透過物理方式治療,於是設計了一個知名的實驗治療-「愉悅治療」,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同性戀「患者」叫B-19(他給病人都按順序編了號)。



治療過程中給B-19看異性戀性交的影片,起初他表現得十分厭惡和憤怒。但是希斯醫生只要按下特定的開關刺激相關的區域,B-19就可以神奇地感到無比愉悅。



在這之後,希斯醫生給B-19看異性戀的色情電影時,他都不拒絕了,而且還會勃起,並可以通過手淫達到了高潮。後來,希斯醫生還特地為他雇來了一名妓女,在妓女的誘導下他第一次嘗試了與異性性交。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B-19都重複著一邊看「異性戀性交的片子」,一邊被刺激伏隔核享受愉悅的實驗;慢慢地B-19會變得主動按下按鈕刺激自己,發展到後來3個小時的治療中,他按下的次數就高達1500次。



而這位B-19最後如何了呢?



他在接受完希斯的「治療」後,與一位已婚女士維持了10個月的感情。但之後,他又恢復了同性戀的行為,而當初與那位女士的戀情也只是出於一種「買賣」(男妓)的方式。



152379693303158oo6p214q.jpg

電擊刺激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的療法



.我們治療的究竟是一種社會現象,還是疾病?



1978年美國心理學會在其診斷和統計手冊中終於將同性戀從其臨床疾病清單中刪除。即便如此,社會上的反同行為仍然猖獗,無論在文化領域還是在心理學領域。



即便圖靈法案的通過,讓成千上萬的男同性戀者被赦免,但是赦免一詞,代表有罪。這一樣是一種歧視。



多年來,我們已經知道性的頃向本身跟身體的賀爾蒙或是大腦的神經運作無關;性的頃向也無法藉由治療或是藥物改變,這是人類本來就具有的多種天性之一。



不僅是化學閹割,更早還有生理的閹割(切除男性或女性的性器官或生殖器官)來嘗試治療性頃向不同的人們,而且這些殘忍的實驗也已經證明,沒有人能通過「治療」扭轉自己的性傾向。



但直到今日,還是有很多人提供治療同性戀的療法與服務,甚至成立了組織與團體。



我們今天似乎站在科學的門板上,看著專家們不斷地發現新的疾病,也很巧合的即時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這到底是上天對人類特別的恩賜?還是背後有隻手不斷的在操弄我們的恐懼與焦慮?



也許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利益;只要有利益,就沒有真相。



------------------------------------------------------------

有興趣的請自行參考下面的資料:



*性別與生命:生物醫學實驗40年. Eugen Steinach (1940) Sex and Life: Forty Years of Biological and Medical Experiments. (New York: Viking Press), p. 66



*醫學:我在做甚麼?. "Medicine: What Am I Doing?". Time magazine. February 12, 1940. Retrieved 2010-08-02. Hence he conceived the idea of stimulating hormone flow by damming up the "antagonistic" seminal canals. This he did by ligating (tying off) and severing the main duct of the canals, known as the vas deferens. This "Steinach vasoligature" is a simple operation, takes only 20 minutes.



*電腦與智慧.Turing, Alan (1950).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 Mind. 49 (236): 433–460. doi:10.1093/mind/LIX.236.433.



*圖靈法案:成千上萬的男同性戀者將被赦免.'Alan Turing law': Thousands of gay men to be pardoned.BBC News.2016.10.20



*我如何執行前額葉切除術.Como cheguei a realizar a leucotomia pré-frontal (How I came to perform leucotomy), Lisbon, 1948.



*對性偏差的厭惡療法:批判性評論.Feldman, M. P. (1966). Aversion therapy for sexual deviations: A crit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5(2), 65–79.



*激起和增加同性戀者對異性的愛慕之困難:一個個案的研究.Rangaswami, K. (1982). Difficulties in arousing and increasing heterosexual responsiveness in a homosexual: A case report. 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9(2), 147–151.



*小腦刺激治療頑固性行為障礙.Cerebellar stimulation in treating intractable behavior disorders" Curr Psychiatr Ther. 1981;20:329-36[27]



*用於頑固性行為障礙和癲癇的小腦起搏器.Heath, RG; Llewellyn, RC; Rouchell, AM (1980). "The cerebellar pacemaker for intractable behavioral disorders and epilepsy: follow-up report" (PDF). Biol. Psychiatry. 15 (2): 243–56. PMID 7417614.



*人體顱內的自我刺激.Heath, R.G. (1963). "Electrical self-stimulation of the brain in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0 (6): 571–577. doi:10.1176/ajp.120.6.571. PMID 14086435.



*在同性戀男性中發起異性戀行為的後繼刺激.Moan, C.E.; Heath, R.G. (1972). "Septal stimulation for the initiation of heterosexual activity in a homosexual male".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 23–30. doi:10.1016/0005-7916(72)90029-8.



*人類的愉悅反應和大腦的活動. Heath, R (1972). "Pleasure and brain activity in ma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54 (1): 3–18. doi:10.1097/00005053-197201000-00002. PMID 5007439.



星期六, 10月 24, 2020

【惡名昭彰的前額葉切除術(pre-frontal lobotomy)】

2015-06-16-191655-61.jpg



1975年,一部留名影史的電影上映,同時斬獲了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



這部電影就是《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裡面最驚嚇的一幕是,片中的主角除了接受電擊與許多的矯正治療外,最後被強制接受了「前額葉切除術(pre-frontal lobotomy)」之後,變成了一個呆滯的活死人。



前額葉切除術(pre-frontal 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切除前額葉皮質的連接組織。主要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用來醫治一些精神病患,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精神外科手術。



1935年葡萄牙神經外科醫師莫尼茲(Antόnio Egas Moniz)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他參考了黑猩猩在接受切除術後對於驚嚇與攻擊行為明顯降低的狀況後,變開始嘗試在大腦的前額葉注射酒精來破壞大腦組織,但是不久就發現這種做法也會損害到大腦的其他地方。於是他便開發出了被稱為腦白質切斷器的手術儀器來完成額葉的切除工作。



說起來這個方式直接又粗暴,就是頭顱上挖洞之後拿根螺絲刀從開口插入大腦後,直接切斷神經纖維。



諷刺的是莫尼茲(Antόnio Egas Moniz)還因此得到1949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造成世界使用此手術替精神疾病患者治療的風潮。



後來美國的醫師,分別是弗利曼(Walter Freeman)和華斯(James Walts)發展出一種更加迅速便利的手術方式。只需要一個類似於冰錐的錐子和一個榔頭,病人被施以電擊以代替藥物麻醉。手術時將錐子經由眼球上部從眼眶中鑿入腦內,破壞掉相應的神經。1936年到20世紀五十年代之間,弗里曼本人就做了3500例。



(美國人就是厲害,方便簡單賺大錢的方式他們最會。)



病人接受了手術治療之後,到底有沒有好呢?科學家逐漸發現,腦白質切除術後的患者通常都會喪失精神衝動,其智力和認知能力也會受到影響,表現出類似痴呆、弱智的跡象。



基本上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沒有太多治療選擇的情況下,「腦葉切除術」被視為精神疾病、憂鬱症、不明暴力傾向、精神分裂症、強迫症、長期疼痛和躁鬱症等情緒問題患者的神奇療法,另外習慣性犯罪的人、問題少年,還有行為異常者,也是接受這種治療不二人選,包括同性戀。



(對,不要懷疑,就在上個世紀,同性戀被視為一種疾病。)



如果真的有病就算了,但是當時有許多沒有病的人也被強迫接受這種手術,當時有位名叫霍華德.杜利(Howard Dully)的小男孩是因為不討母親歡心而被迫接受手術;二次大戰之後,甚至有好幾千位返家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美國士兵都接受了腦葉切斷手術。當時的醫師都認為,病人的永久性腦傷或退化成植物人的狀態,都不過是治療手段的副作用而已。



弗里曼稱他們為「無法適應社會的人」而只要「接受腦葉切除術的病人就會變成聽話的良民。」。說得也是,反正切了之後,這些人就都乖乖地在那邊不會吵也不會鬧了。



「為了矯正原本有缺陷的大腦,就直接破壞它的功能作為治療方式?」現在聽起來很荒謬的概念在當時可是病患家屬的救命稻草。



美國知名的甘迺迪家族中的蘿絲瑪麗就是其中知名的患者,當時蘿絲瑪麗被判斷為輕微智能障礙與精神病頃向,她也被父親安排了這項手術。甘迺迪家族是美國的社會名流,父母非常擔心她的智能障礙乃至後來有精神病傾向的事為人所知,會影響家族的政治前途,他們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要「治癒」這個女兒,然而效果不彰,在她23歲的那年父親決定動手術。



當時動刀的就是前述的弗利曼(Walter Freeman)和華斯(James Walts)醫生,當手術時,醫生要求蘿絲瑪麗背誦《主禱文》(Lord’s Prayer ),然後確定要切除多少部分的大腦,當蘿絲瑪莉開始背得顛三倒四之後,醫師馬上停止了手術。手術後蘿絲瑪莉的心智能力退化成兩歲大的小孩,且馬上被送入精神病院,終其一生都無法言語與走路,而且伴隨著大小便失禁的症狀。



根據統計,這數十年間,光是美國就有超過40,000名病人接受過這個惡名昭彰的切除術,全球則有超過70,000個手術案例。



「我們打算矯正的到底是什麼?是病人的行為,還是自己的焦慮?」



後來時代的演進發明了許多精神藥物,前額葉切除術也漸漸被淘汰,但是這種仰賴輕鬆快速方便的治療概念從來都沒有斷絕過。



把社會現象當成疾病治療或是進行迫害這件事,在人類的歷史與醫療史上是常態,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因為大家都有錢賺。



千百年來直到今日,只要我們見到精神病人或不符一般社會規範的兒童或是青少年(過動兒、偏差行為者),就認為這些人需要被矯正才能回歸社會團體,不然就需隔離或使其自生自滅。



家屬或是教育單位花了很多時間訓練他們社交技巧,還需要周遭關係配合調整,真麻煩。



如果要焦慮症或是過動患者面對痛苦,還要不吵不鬧?去開刀吃藥就好了,又快又方便。不是嗎?



這個社會一直害怕異己,也不想花時間等待這些孩子或所謂的病人成長成熟,為了讓這群人早一點成為「有用的人」,我們使用手術、精神藥物、傳統思想及填鴨式教育強迫他們變正常,使他們被強硬的調整成為「正常人」,同時也讓他們失去了選擇的能力。當矯正、治療、切除、剝奪、抑制的觀念美其名治療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態。基本上就是沒把對方當成人,而當一個人沒有自由意志,不能選擇的時候就已經不是人了。



其實善與惡的究竟基本上都泯滅了人性,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給予身邊的人有足夠的選擇權。



那麼,我們認知跟追求的治療或醫療的本質到底是甚麼?



-----------------------------------------

參考資料



*治療某些精神疾病的暫時療法.Tentatives opératoires dans le traitement de certaines psychoses (Tentative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tain psychoses), Paris, 1936.



*我如何執行前額葉切除術.Como cheguei a realizar a leucotomia pré-frontal (How I came to perform leucotomy), Lisbon, 1948.



*前額葉切除術治療精神障礙後的智力,情感和社會行為表現,Freeman, W. and Watts, J.W. Psychosurgery. Intelligence, Emo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Following Prefrontal Lobotomy for Mental Disorder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Springfield (Ill.) 1942, pp. 337.



 


星期五, 10月 23, 2020

一無所有

「老師,如果我沒有錢,我就一無所有了。嗚嗚嗚~」



「傻孩子.不要哭~你還有病阿。」



周一上午的對話日常.



記憶力

其實我覺得我的記憶力還不錯。

除了醫案、研究報告、小說故事情節跟課堂上考的東西之外。



我很會記有一些五四三的。

像是幼稚園、國小國中同學的臉孔,直到長大了都還認的出來。

特別是跟人之間的互動,曾經說過的話。



每次參加聚會時,我常會問說:



「你記不記得你以前在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

「你記得以前你跟我一起做過什麼蠢事嗎?」



然後對方常常會說,他記不得了。

這些年,經歷的多了;才發現到記憶力太好的壞處。



就是~別人想盡辦法忘記的東西,就你還記得。

那麼你就會被人討厭了。



【打孩子刑具評比】

各位變態大家好。

因為看到很多媽媽亂打小孩,搞得天怒人怨,小孩又越打越皮,所以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打小孩的刑具這件事。

打小孩其實是一門藝術。

說起來,身為一個從小被爸媽打到大的小孩,個人被揍的經驗其實相當豐富,所以說如果要將打小孩的一些常用刑具拿來做評比的話,小弟應該還是比較具有權威性的。

以下就是我簡單整理的一些資料:

------------------------------------

.甩巴掌.打頭

疼痛指數:3

受傷指數:2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種直接動手動腳的方式基本上不推薦,因為小孩子會直接討厭你,只是打個孩子幹啥搞到他天怒人怨一輩子都討厭你呢?用刑具打比較不會直接跟你連起來啦,還是建議用刑具就好。

------------------------------------

.掃把的小竹枝

疼痛指數:2

受傷指數:1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種將掃把的小竹枝抽一枝來打的,基本上都是阿公阿嬤嚇唬小孫子用的,對於那些沒見過世面,善良不知險惡的孩子來說,是心理效果大於實際效果的,實際上也不容易受傷,算不上刑具,只能算是居家老人專用的小道具。

------------------------------------

.塑膠水管

疼痛指數:3-4

受傷指數:2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家中隨手可得的「厚速共」,是媽媽常用的刑具,基本上放在廚房這就是一個方便,而且因為構造是空心軟膠的,就算用力打小孩只會傷到表皮,不容易受傷,是在媽媽們之間流傳,相當受到歡迎的刑具。

對於要隨手調教家中偶而小調皮的孩子,是還不錯的選擇,不過因為還要進廚房拿,有點不便利,小孩子看到媽媽往廚房走就會開始逃竄了。

不過像這種東西,疼痛指數太低,基本上我是根本沒有放在眼裡的。

------------------------------------

.皮帶

疼痛指數:5

受傷指數:3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皮帶是非常方便的刑具,房間或是褲腰帶上,隨手一抽就能夠馬上執行家法,構造上皮件比塑膠水管厚實,多是長條狀,而且沒有水管的空心緩衝區,所以疼痛指數會往上疊加。

重要的是它本身非常講究使用者的使用技巧,重力加速度與手腕的收勁,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而且還有拿皮鞭抽的感覺,對於冥頑不靈的孩子,換個方向馬上就能夠進階用「皮帶頭」去抽,再厲害的小孩也會瞬間崩潰,真的是一件變換自在的刑具。

通常這是爸爸專用的隨身刑具,但是因為常常在氣頭上,會忽略了是不是拿錯方向,如果拿到皮帶頭去抽孩子,基本上都會見血,建議盛怒之下,要先確認好刑具的方向,比較洽當。

基本上一般家庭用到這個水準的刑具,就已經可以應付大部分的問題。

------------------------------------

.曬衣架

疼痛指數:5-6

受傷指數:4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曬衣架也算是家中隨手可得的刑具,除了方便外,因為構造是鐵製硬心的狀況,比較容易傷到肉造成部分瘀血的狀況,但因為刑具的架構本身不穩定,所以如果沒有適合的刑具,又要增加疼痛指數的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基本上,衣架可以讓疼痛指數往上增加一個層級,對於要增加疼痛指數,威嚇調教家中調皮的小惡魔,雖然是可以選擇的項目之一,但是因為構造上容易造成瘀血,並不是非常推薦。

------------------------------------

.掃把柄

疼痛指數:4

受傷指數:3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是我們在國高中的時候,老師隨手抄起來的武器,看起來雖然大枝又感覺威力驚人的掃把柄,其實疼痛指數反而沒有皮帶高?是的!因為構造上是竹棍,太用力打其實就斷了,只有聲音嚇人而已,因為受力面積相對大,反而不容易受傷,它的威嚇效果其實大於實際效果。

對於我來說,從小就被揍到飛天鑽地,所以掃把打屁股或是打手,其實都不會感到疼痛,所以這個刑具我都親切的稱呼它是:「老師的愛」。

------------------------------------

.藤條

疼痛指數:6-7

受傷指數:7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藤條是古老的刑具,也是老師常用來威攝學生的工具,因為韌性夠,造型又典雅,基本上是教室中的標準配備,除了拿來打手心,也可以拿來打屁股;但是因為受力面積小,如果重複打到同一個位置上,相對的很容易造成瘀青或是破皮的狀況,需要注意一下,特別適合即將進入青春期,或是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這個刑具的缺點是打久了會斷,有的時候不是很經濟,建議使用前可以先泡水,可以有效地增加彈性與韌度。至於後來大家常用的那個甚麼「愛的小手」,我用力抽沒幾下就斷了,甚麼爛東西?最用力抽頂多大概就介於藤條與掃把之間。

------------------------------------

.熱熔膠

疼痛指數:8

受傷指數:7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因為時代的進步,熱熔膠條的問世,兼具藤條與皮帶的力學優勢,不會腐壞也不易打斷的科學產品,讓老師與學生們開始口耳相傳它的都市傳說。

熱熔膠也是以前那個年代補習班主任們鞭策學生追分的必備工具,它所能造成的瘀青與疼痛就不用說了,不易損壞的特性,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夢靨,也讓它在刑具界永遠佔有一席之地。

相信有很多人當年都吃過它的虧,記得第一次被這個東西揍的時候,我本來還不可一世的覺得這甚麼爛東西?後來領教過他的威力後再也不敢小看它了。

------------------------------------

.電源線(軟心)

疼痛指數:4-8

受傷指數:2-3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是在五金水電行中方便購買又常見的工具,內層是銅或錫線,外層包覆塑膠皮,這也是我們家中使用的刑具中,最特別的一個刑具。

因為軟心的電源線(特別是內芯0.4mm 外徑1.0mm的單心線)既柔軟又有彈性,不會有硬系刑具容易損壞的情況發生,而且軟性刑具的特點就是你再怎麼用力抽,頂多只傷到表皮,但是因為受力面積小,疼痛的感受指數又高,卻又不會受傷,被抽的痕跡又會在身上留個兩三天,在那個年代,我媽專門拿這個來對付我,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刑具,非常值得推薦。

如果遇到白目指數較高,又冥頑不靈的小惡魔,可以自行在軟心電源線系統中,斟酌並逐步增加內芯的粗度,疼痛指數最高可以達到8,與熱熔膠相當,相當值得推薦。

------------------------------------

.高壓電纜線(硬心)

疼痛指數:9-10

受傷指數:7-10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個是從小到大親身試驗過的刑具中,覺得最毀天滅地的一個絕世刑具,它與軟芯電源線最大的差異在於,它是多層硬芯的電纜線,抽下去一定都是瘀青,皮膚跟肉裂開是常態,被打下去那個電光火石的瞬間,就像觸電一樣,我都覺得是不是被偷偷接上電源才抽的。基本上用到這個刑具沒有人不崩潰的,破壞力之大,你有生之年都不會想要再試第二次。

小弟我試過模擬生產,說實話,模擬生產的疼痛都沒有被這個抽下去的破壞力大,因為用力抽下去肉直接裂掉,很變態的。希望大家有生之年都不用動用到它。

------------------------------------

以上就是小弟簡單整理親自體驗過的刑具,至於那個甚麼愛的小手,那個甚麼狗屎?打沒兩下就斷了,基本上不屑放進去。

在那個時代,怎麼樣做到讓小孩子怕得要死,然後又要不傷身體,還逃不掉,這個有機會應該要聘請我媽來開個研討會才對。


【那個吃糖可以減肥的時代】


每一個醫學治療方式的出現,都有它的時代背景.

人類克服了壞血病之後,造成了日後大航海時代與英國的日不落帝國,然而直到1776年詹姆斯·庫克才被頒授科普利獎章以作表揚。

中間等了多久?兩百多年而已。

因為人類還沒有實驗的概念。

人類的第一支疫苗是在1796年才發明的,是為了天花;在此之前,西醫基本上沒有甚麼太大建樹,基本上是在萌芽時期。在那些個年代,很多奇怪療法的出現根本不是甚麼奇怪的事情。

在那時,西方人生病就放血,一放就是4-5升的在放血,連美國的國父華盛頓都被放到死掉。

1945年,人類才發明了抗生素,至此才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在此之前,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感染死掉的。

接受新知識與時代演變到現代嚴謹的醫學實驗方式,是多少人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

雖然整個系統還是有自己的弊病,但總比無良商人的操弄來的可靠的多。

歷史上,為了賺錢而扭曲醫療的本質,喪心病狂的人不少。

下圖是五零年代,美國糖業的宣傳廣告.
強調醣類是低卡的脂肪替代品,很健康的.

那個時候,商人花錢請許多教授與專家學者做了很多偏差的科學研究,然後告訴大家吃糖比脂肪健康。

1965年美國糖業協會(Sugar Association)的前身「糖研究基金會」(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花錢聘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D. Mark Hegsted)撰寫評論,以弱化糖類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並直指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是這類疾病唯一的罪魁禍首。這一論斷持續影響後來的營養學觀念及健康政策長達半世紀。

當時的很多醫生與專家學者也將其奉為圭臬。

1967年研究團隊於將評論發表在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結論指出心臟疾病與糖無關,與膽固醇及脂肪則高度相關。這個操作手段其實非常高明,因為一般的醫學研究報告,特別是發布在頂尖期刊的,往往都能引導整個科學界與醫界的風向與討論。

半個世紀後這個醜聞才爆發出來。

然而糖類的過度攝取在這五十年間已經不知造成多少人身體與健康上的災難;直到今日大家都很清楚,糖吃太多,除了容易肥胖,基本上身體容易一直處於發炎狀態。

我們很清楚這其實是一個社會現象,想當然爾醫藥界又把這東西當成一個疾病來處理,也是,這樣子藥廠、食品業、醫療業、周邊的很多相關產業大家都有錢賺。多好。

商業披上科學與醫療的外衣做包裝,也不是只有這件事而已,回歸到人性上,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新聞。人們如果要開心的讓自已一直吃糖,那也是自己的自由。

但是會考試,會念書,不思考,不求證,只相信權威與媒體的類文盲越來越多,這個才是真正的災難.

------------------------------

請自行參考下列文獻:

*飲食對於血脂與脂蛋白的影響.Grundy, S M and Denke, M A (July 1990). "Dietary influences on serum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Table 1". The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31: 1150.

*糖業與冠心病的研究:從內部文件的歷史分析.Kearns, CE; Schmidt, LA; Glantz, SA (12 September 2016). "Sugar 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76: 1680–168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5394. PMC 5099084. PMID 27617709.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