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兩天兒子就滿兩個月了,時間過的真慢。
拍這張照片的時候,他的臉看起來還挺驚恐的樣子。
其實小孩子跟惡魔一樣,有事也哭、沒事也哭,肚子餓哭、肚子不餓也哭,尿尿哭、放屁也哭,想睡哭、不睡也哭。
看來小孩子比大人都還要清楚: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
身體與手部:
1.原版模型頸部的部分也是個問題,為了將胸部機件內置的感覺營造出來,並禿顯頭部的部分;我們先將頸部取下,並利用模版墊高頸部2厘米的位置。
2.原版模形的胸口又小又扁,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夠內置駕駛艙的樣子,真是難看到了極點;我們將胸部先銼平。再利用模版墊高加長胸部的形狀,以突顯出剛彈的駕駛艙部分。
3.原版肩膀的燃料庫部分做的又細又小,跟手部與腳部大型燃料庫的比例十分不搭調,也跟原版中F-90的長距離作戰機型設定不符。所以我們將肩膀原本的燃料庫部分加大;以平衡身體其他部位的視覺比例。
4.原版所付的動力背包做的也太小家子氣了,又小又扁的;而且在噴嘴與動力背包的接頭部分也沒有製作方向調整接頭,那麼剛彈在宇宙中要怎麼飛呀?所以我們把動力背包切開,再利用模版把它的長度增加。另外製作圓形的球狀物黏貼在噴嘴與背包的接合處。
5.雖然原版模型所付的手部零件的製作已經是非常優秀,但是仍然顯得有些突兀,所以我們仍然要將它的手背裝甲部分稍微磨薄一點點。
6.最後將腰部切開並減少2釐米的高度,以平衡剛剛增加頸部高度的部分。
腳部:
1.剛彈模型大腿部分的比例不佳是模型玩家們眾所皆知的,所以我們也不例外的將大腿加長了2厘米之多。
2.既然大腿增長了那麼,小腿就得縮短才行;所以我們在小腿的腳踝部分也縮減了2厘米的長度,以平衡整體高度上的增減。
3.腳掌的部分看起來也太小了一點,所以我們也將它加長2厘米。
塗裝:
其實塗裝的部分實在沒什麼好講的,有玩模型的都知道;塗裝的技巧祇能靠自己多年的修練方能有所成就。只是,模型就是要用玩的才有樂趣;所以,說明書上的顏色指定就當作參考也就算了;照著說明書一步步上色只會讓自己的創意與想像力失真(貞)。最重要的是,你心目中的鋼彈是什麼顏色的。不是嗎?
場景製作:
場景製作的部分需要事先擬好草稿(年代久遠,原稿已遺失。),再照著自己畫的原稿一步步製作就好了。而材料部分是利用ABS板製作(既便宜,好黏貼又好切割;雖然沒有塑膠模板來的好用。但是比塑膠模板來的便宜太多了,五金行有賣);之後用P形刀切一切,雕雕線就完成了。至於工作人員的部分,去買一包1/100鐵道模型的小人來擺一擺就搞定啦!
【剛彈F-90攝於機房中的一角】
除了臉部造型的改變,胸口的調整也加強了重量感
【剛彈F-90的臉部特寫】
可看出改造後臉部與肩膀的燃料槽所呈現出的重量感
【剛彈F-90於機房內整修中】
可看出胸部與頸部墊高後內置機件的表現手法
後記:
對玩模型的人來說,到最後;單純的組合與上色已經無法滿足自己對模型製作的狂熱;而製作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收藏品,那才是真正令人愉快的一件事。
很多人都覺得玩機器人或是卡通模型是小孩子的專利,只有玩軍事模型、空心或實心模型之類的才是高手在玩的東西;我們看看國內模型雜誌所報導的內容大多是什麼就知道了。
不過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為。
其實,只是國內沒有人願意去鑽研這一類的技術罷了。我也曾在國外的模型雜誌中看過令人膛目結舌的作品過(剛彈的模型改造),我希望這一次的發表能夠讓大家對模型的觀感有所改變。
其實,這一個模型的改造連同基地台的製作,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完成了。只是因為自己工作忙碌,又遇上出國唸書的事情;所以遲至今日才把所有的工作完成。
本來是想要去借攝影棚來拍照。但是因為諸多原因,最後就把自己房間當作攝影棚了。在一切從簡的情況下,這一個作品仍然有許多缺陷;原則上是希望能夠在不破壞原作感覺的前提之下進行改造的工作。 所以盡管修改了許多的部分,但是模型本身的高度與比例仍然是維持著包裝上所標明的一樣…1/100…我想,維持模型在改造時的原比例這一點,是我在製作時唯一覺得比較頭痛的一點吧!
模型製作:王宇謙
協力製作:楊鎧任
攝影/撰文:王宇謙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