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加強中文的理解能力與古文教育=不論是一位已經執業的中醫師,或是在中醫學院求學的本科學生,甚至於教授學生的老師或教授們,如要繼續精進自己的中醫醫術或是人文修為,對於中文甚至於古文的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中醫的文化傳承在經典上的研究其實占著非常重的一個比例,自先秦兩漢時期開始至今,中醫的大家們無不以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為基礎,接續著發展並豐富了後代多元的中醫理論。
但由於時代與社會的演變,現代人對於古文的認識與理解能力與日遽減,更由於古醫文紀錄常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一字多意、多字一意...等特點。
以至於即便學生或是醫師手上拿到了典籍,卻常常發生"看不懂"的狀況;至此很多人只能強記背誦口訣或驗案內容,直至臨床才有可能靈光一閃得以實際望文生義進而心領神會。
如此一來實際上大大阻礙了中醫的臨床經驗的傳承與進步;歸咎其因,大多皆是因為對於經典與古文的理解能力下降所致。
古文的理解能力對於中醫的基礎理論與發展是影響非常深的一個部分。
以我自身為例,自幼即對於醫學這一門學問感到新奇與興趣,在閒暇之餘,有時也會閱讀醫學類的相關知識書籍。
不過由於政策故;在台灣,民眾仍是以西醫做為主要的治療選擇。相對的,早年在台灣關於醫學較容易獲得的知識與叢書,大多是以西方醫學的相關知識為主。
關於東方醫學以致於中醫的部分,早期的書店裡放著的大多是艱深難懂的經典古文意譯;對於一般人來說,要直接閱讀艱深的古文真是談何容易。
在二十多年前的台灣的中文教育,其實是一直到進入初中,學校開始教導文言文後才開始累積閱讀古文的能力。
在功利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的潮流下,能夠自學生時代便持續努力鑽研國文甚至累積古文閱讀能力的人,猶如鳳毛麟角而寥寥可數。
個人一直是到出社會後,由於閱讀的書籍漸多,開始慢慢累積起對文字的敏銳度與對國文的學識,才能以僅有的淺薄文字理解能力,得以開始初窺自先秦兩漢起始病流傳至今的相關中醫書籍。
但要能夠真正理解經典中的意涵真是談何容易,即便是教科書中對於經典古文的翻譯,事實上在臨床中,也常常會遇到翻譯成白話文的部分,卻因為譯者本身的學養與經驗不足,而無法傳達經典中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的狀況發生。
特別是當譯者本身中醫的基礎涵養不足,或是自身對於其他的中醫診斷技術不夠樓練與專精時,更容易對後世學醫者造成誤導,在此以中醫教科書上非常少提到的脈診部分舉例。
=結合古文的閱讀能力與中醫專業,以解碼經典之原意=
例如傷寒論中,原文中以辨脈法為第一,平脈法為第二,既然會放在諸章之前,就是脈理的基礎做為論病辨病的最重要基本功,也即是傷寒辨証論治中,當以脈証為第一辨証要點。另各病敘述第一要件常常開頭便講的是脈象,如原文中辨太陽病脈証并治: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悪寒。
上述清楚的以太陽病辨証以脈浮為第一評斷要點,脈浮即病在表也,也是病在衛營之相對意涵,後續才是接上"頭項強痛而悪寒"以比對人體受寒部位經絡位置與惡寒症狀做為太陽病的判斷,不過許多教科書中在辯證部分大多論述的都以病人症狀的"頭項強痛而悪寒"這個部分做為教學與論述的重點。
又如小柴胡湯証: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来寒熱,胸脇苦満,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渇,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渇、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再看矛盾的是小柴胡湯証中禁例:
得病六七日,脈遅浮弱,悪風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満痛,面目及身黄,頚項強,小便難者,与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渇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与也,食穀者噦。
這裡禁証劈哩啪啦的說了一大堆,像是"悪風寒,手足温,不能食而脅下満痛,面目及身黄,頚項強,小便難者"這些症狀跟"往来寒熱,胸脇苦満,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渇,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渇、身有微熱,或咳者"在臨床上,邪入太陽也有可能發生,邪入陽明也可能會,一般西醫的感冒或是腸胃型感冒也會有一樣的症狀,甚至於病人自身因七情內傷也有可能導致一樣的狀況。原文上又說"但見一證,不必悉具"這時要怎麼分辨該給小柴胡湯或不能給小柴胡湯呢?
這樣子醫聖張仲景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嗎?
然若編寫教材的譯者自身或是醫者自身的古文基礎與專業基礎不良,常常就會遇到像這種自相矛盾,強加解釋的狀況,於是臨床上辨証用藥命中率低的狀況便發生了,但上述問題如果是精於脈診的人一看原文就不是問題了。
原文中的禁証部分已經清楚的標明了"得病六七日,脈遅浮弱,悪風寒..."脈証上有浮遲弱三個混合脈形出現,這個脈中脈的型態在臨床上其實也時常見到,但既然有浮脈的脈形出現,即証明了病仍在表,就如同前述太陽病的條文一樣,既然病仍在表,自然不是半表半裡的少陽病了,於是有了第一個脈証要點,後面症狀再搭上去就不會出太大問題了。
從上述問題再牽涉回來,一樣就是醫者本身對於基礎的中醫陰陽、五行、六氣、六經的基礎中醫理論學養是否夠扎實,並依此應用於望聞問切、砭灸針藥之上,才能於臨床時候,收到最大的功效。而建立於臨床之上,也才有可能回頭推衍出更新的中醫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