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是上古時代傳說中能以砭(石塊)治病的神鳥,人頭鳥身,頭戴冠幘、人手鳥爪,手拿細針,正作給病患針灸狀。
實際上扁鵲是黃帝時期的醫藥之神,傳說正是他發明了針灸,在神話世界中,這位上古傳說中的醫藥之神號為扁鵲。
其實後來只要是從事醫藥工作的氏族,都被稱為扁鵲;而古代的醫師們其實多是世代相傳的,也就是服務貴族的奴隸階層。
直到周代的秦越人因醫術高超,以扁鵲為名而獨尊秦越人為扁鵲,其成為古代良醫的代名詞。
基本上中醫的脈法是四診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也就是古代的理科檢查之一,自先秦時期開始,因為時空環境的需求,脈法的存在就是為了要由外知內而產生的診斷技巧。
自先秦時期的內經到漢代的難經,中醫的脈診也從遍診脈演進到寸口脈法,基本上將脈法與經絡的關係,內臟與疾病的狀態,取穴與針法的治療手段整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對於人體的認知也加強了命門、三焦、腎間動氣、奇經八脈等的論述。
當時的著作習慣,都會假借上古時代之名人物的名稱寫作,而難經其實本身就是扁鵲(醫者)一族假借秦越人之名,對於當代醫療心得與體驗的彙整之作。
也就是說,只要是使用寸口脈法診斷的,基本上都是扁鵲系統下演變出來的徒子徒孫。
而自黃帝內經時期起,不論是遍診脈與寸口脈後續都是直接與經絡及穴位治療相關論述,也就是說切脈後不論處方或是取穴,都是以脈象作為治療的後續評斷依據。
故針脈為一體,而藥物與方劑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針對更嚴重的臟腑病症而設立的治療方式;也就是說所有的脈象,都能夠因為診斷其脈型的質勢位性,而有對應的配穴、手法與治療方針。
臨床經驗中,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隨針與推拿手法調理即可見效,唯有慢性與嚴重的病症需要較長時間的用藥。
本門四診中的脈法,是診斷評估的要件之一,雖說尚需要結合望聞問診等綜合判斷,但實為最需要花時間掌控的技術。
至於其中的原理與相關的要訣,於歷代醫書中均有提及,不是甚麼秘密,但是要訣便不足為外人道哉。
【本文為作者於對岸執業之心得,不涉及任何團體與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