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其實朱銘大師的作品的價格已經偏高,真品或是原作的木雕,我等一般市井小民實在買不起;只能在此分享一點經驗給你。
一般來說,雕刻家的木雕原作作品都是市場上最高價的,因為翻製品可以很多,但原作只會有一個。
但是朱銘大師因為在創作後期採用了多種材質,例如保麗龍等等...
由於原型的保麗龍等保存不易,後期在市場上銅雕反而在市場上的成交價比原作的木雕要來得更高。
單鞭下式這一個系列的銅雕複製作一般的作品約長為40公分大小;我手上這一個因為尺寸為一般複製作品的兩倍以上大小,約為70-80公分,所以入手價格約近六位數上下。
另外所謂真偽的部分,朱銘美術館目前有提供鑑定的服務;除了朱銘大師提供各政府機關與團體的大型雕塑品外,簡單的來說,一般中小型的收藏品如果沒有朱銘美術館開立的"保證書",通通就都不是被作家本人承認的真品。
其實說穿了,如果是被承認的真品的話,我手上這個尺寸的市場價,應該是八位數字起跳吧,大概殺死我也買不起。
早期的時候有些作品請工廠翻製時,工廠會私底下留下幾件翻製,或是透過管道取得原件翻製,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都是這一類的複製作品。
"當然這一類的複製品是不會受到承認的"
其實國內除了朱銘,像是黃土水與楊英風兩位大師的作品,說真的有時他們的作品有錢也買不到。
像是黃土水大師的釋迦出山,原作早已經在空襲時燒毀,目前剩下來保存在美術館中展出的全都是複製品。
我就曾經在上述的許大哥處看過這件複製品,不論神韻或是作者當初的創造能量上,真的都是本土雕塑家的一個夢幻之作。
這時候你會覺得私人收藏家的複製品的價值跟美術館的複製品的價值差異在哪裡呢?
其實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一個溝通與傳遞的媒介。
相對的來說,我覺得喜愛一件藝術作品,就是自己能夠與這件作品的心神互相共鳴,才能產生喜愛的感受,這也是藝術創作令人神往之處。
如果能夠擁有原作當然是最棒的一件事情,這也是對於創作者的一種致敬。
但是當作品本身的價值已經被商人炒作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令人望而卻步,只能讓少數的投機分子或是鉅富放在家中欣賞。
我覺得在這個時候,藝術本身就已經失去了傳遞與溝通理念的功能。
我相信這也是大師們始料未及的吧。
在這時候,這些複製品的存在也許就是一種必要的邪惡了;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副畫,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先從仿製品上接觸到的。
在台灣這個這麼不尊重創作與藝術的環境中,我想如果沒有這些複製品的出現,我想要在日常生活中看見這些大師的作品,那個機會只會更加的困難。
就像我的小朋友一看到這個作品,就自然而然的能模仿出其動態來,我想這就是大師們的作品成功的地方。
能讓自己的家人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大師的作品,我覺得這個價值就已經達到了。
如果牽涉到所謂的投資的部分,其實朱銘大師的價格已經太高;非我等小民碰得起,如果要投資保值,不如挑選其他作家的作品。
希望這點經驗能夠幫助到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