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23, 2020

一無所有

「老師,如果我沒有錢,我就一無所有了。嗚嗚嗚~」



「傻孩子.不要哭~你還有病阿。」



周一上午的對話日常.



記憶力

其實我覺得我的記憶力還不錯。

除了醫案、研究報告、小說故事情節跟課堂上考的東西之外。



我很會記有一些五四三的。

像是幼稚園、國小國中同學的臉孔,直到長大了都還認的出來。

特別是跟人之間的互動,曾經說過的話。



每次參加聚會時,我常會問說:



「你記不記得你以前在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

「你記得以前你跟我一起做過什麼蠢事嗎?」



然後對方常常會說,他記不得了。

這些年,經歷的多了;才發現到記憶力太好的壞處。



就是~別人想盡辦法忘記的東西,就你還記得。

那麼你就會被人討厭了。



【打孩子刑具評比】

各位變態大家好。

因為看到很多媽媽亂打小孩,搞得天怒人怨,小孩又越打越皮,所以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打小孩的刑具這件事。

打小孩其實是一門藝術。

說起來,身為一個從小被爸媽打到大的小孩,個人被揍的經驗其實相當豐富,所以說如果要將打小孩的一些常用刑具拿來做評比的話,小弟應該還是比較具有權威性的。

以下就是我簡單整理的一些資料:

------------------------------------

.甩巴掌.打頭

疼痛指數:3

受傷指數:2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種直接動手動腳的方式基本上不推薦,因為小孩子會直接討厭你,只是打個孩子幹啥搞到他天怒人怨一輩子都討厭你呢?用刑具打比較不會直接跟你連起來啦,還是建議用刑具就好。

------------------------------------

.掃把的小竹枝

疼痛指數:2

受傷指數:1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種將掃把的小竹枝抽一枝來打的,基本上都是阿公阿嬤嚇唬小孫子用的,對於那些沒見過世面,善良不知險惡的孩子來說,是心理效果大於實際效果的,實際上也不容易受傷,算不上刑具,只能算是居家老人專用的小道具。

------------------------------------

.塑膠水管

疼痛指數:3-4

受傷指數:2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家中隨手可得的「厚速共」,是媽媽常用的刑具,基本上放在廚房這就是一個方便,而且因為構造是空心軟膠的,就算用力打小孩只會傷到表皮,不容易受傷,是在媽媽們之間流傳,相當受到歡迎的刑具。

對於要隨手調教家中偶而小調皮的孩子,是還不錯的選擇,不過因為還要進廚房拿,有點不便利,小孩子看到媽媽往廚房走就會開始逃竄了。

不過像這種東西,疼痛指數太低,基本上我是根本沒有放在眼裡的。

------------------------------------

.皮帶

疼痛指數:5

受傷指數:3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皮帶是非常方便的刑具,房間或是褲腰帶上,隨手一抽就能夠馬上執行家法,構造上皮件比塑膠水管厚實,多是長條狀,而且沒有水管的空心緩衝區,所以疼痛指數會往上疊加。

重要的是它本身非常講究使用者的使用技巧,重力加速度與手腕的收勁,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而且還有拿皮鞭抽的感覺,對於冥頑不靈的孩子,換個方向馬上就能夠進階用「皮帶頭」去抽,再厲害的小孩也會瞬間崩潰,真的是一件變換自在的刑具。

通常這是爸爸專用的隨身刑具,但是因為常常在氣頭上,會忽略了是不是拿錯方向,如果拿到皮帶頭去抽孩子,基本上都會見血,建議盛怒之下,要先確認好刑具的方向,比較洽當。

基本上一般家庭用到這個水準的刑具,就已經可以應付大部分的問題。

------------------------------------

.曬衣架

疼痛指數:5-6

受傷指數:4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曬衣架也算是家中隨手可得的刑具,除了方便外,因為構造是鐵製硬心的狀況,比較容易傷到肉造成部分瘀血的狀況,但因為刑具的架構本身不穩定,所以如果沒有適合的刑具,又要增加疼痛指數的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基本上,衣架可以讓疼痛指數往上增加一個層級,對於要增加疼痛指數,威嚇調教家中調皮的小惡魔,雖然是可以選擇的項目之一,但是因為構造上容易造成瘀血,並不是非常推薦。

------------------------------------

.掃把柄

疼痛指數:4

受傷指數:3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是我們在國高中的時候,老師隨手抄起來的武器,看起來雖然大枝又感覺威力驚人的掃把柄,其實疼痛指數反而沒有皮帶高?是的!因為構造上是竹棍,太用力打其實就斷了,只有聲音嚇人而已,因為受力面積相對大,反而不容易受傷,它的威嚇效果其實大於實際效果。

對於我來說,從小就被揍到飛天鑽地,所以掃把打屁股或是打手,其實都不會感到疼痛,所以這個刑具我都親切的稱呼它是:「老師的愛」。

------------------------------------

.藤條

疼痛指數:6-7

受傷指數:7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藤條是古老的刑具,也是老師常用來威攝學生的工具,因為韌性夠,造型又典雅,基本上是教室中的標準配備,除了拿來打手心,也可以拿來打屁股;但是因為受力面積小,如果重複打到同一個位置上,相對的很容易造成瘀青或是破皮的狀況,需要注意一下,特別適合即將進入青春期,或是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這個刑具的缺點是打久了會斷,有的時候不是很經濟,建議使用前可以先泡水,可以有效地增加彈性與韌度。至於後來大家常用的那個甚麼「愛的小手」,我用力抽沒幾下就斷了,甚麼爛東西?最用力抽頂多大概就介於藤條與掃把之間。

------------------------------------

.熱熔膠

疼痛指數:8

受傷指數:7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因為時代的進步,熱熔膠條的問世,兼具藤條與皮帶的力學優勢,不會腐壞也不易打斷的科學產品,讓老師與學生們開始口耳相傳它的都市傳說。

熱熔膠也是以前那個年代補習班主任們鞭策學生追分的必備工具,它所能造成的瘀青與疼痛就不用說了,不易損壞的特性,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夢靨,也讓它在刑具界永遠佔有一席之地。

相信有很多人當年都吃過它的虧,記得第一次被這個東西揍的時候,我本來還不可一世的覺得這甚麼爛東西?後來領教過他的威力後再也不敢小看它了。

------------------------------------

.電源線(軟心)

疼痛指數:4-8

受傷指數:2-3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是在五金水電行中方便購買又常見的工具,內層是銅或錫線,外層包覆塑膠皮,這也是我們家中使用的刑具中,最特別的一個刑具。

因為軟心的電源線(特別是內芯0.4mm 外徑1.0mm的單心線)既柔軟又有彈性,不會有硬系刑具容易損壞的情況發生,而且軟性刑具的特點就是你再怎麼用力抽,頂多只傷到表皮,但是因為受力面積小,疼痛的感受指數又高,卻又不會受傷,被抽的痕跡又會在身上留個兩三天,在那個年代,我媽專門拿這個來對付我,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刑具,非常值得推薦。

如果遇到白目指數較高,又冥頑不靈的小惡魔,可以自行在軟心電源線系統中,斟酌並逐步增加內芯的粗度,疼痛指數最高可以達到8,與熱熔膠相當,相當值得推薦。

------------------------------------

.高壓電纜線(硬心)

疼痛指數:9-10

受傷指數:7-10

方便指數:★★

推薦指數:★★★★

這個是從小到大親身試驗過的刑具中,覺得最毀天滅地的一個絕世刑具,它與軟芯電源線最大的差異在於,它是多層硬芯的電纜線,抽下去一定都是瘀青,皮膚跟肉裂開是常態,被打下去那個電光火石的瞬間,就像觸電一樣,我都覺得是不是被偷偷接上電源才抽的。基本上用到這個刑具沒有人不崩潰的,破壞力之大,你有生之年都不會想要再試第二次。

小弟我試過模擬生產,說實話,模擬生產的疼痛都沒有被這個抽下去的破壞力大,因為用力抽下去肉直接裂掉,很變態的。希望大家有生之年都不用動用到它。

------------------------------------

以上就是小弟簡單整理親自體驗過的刑具,至於那個甚麼愛的小手,那個甚麼狗屎?打沒兩下就斷了,基本上不屑放進去。

在那個時代,怎麼樣做到讓小孩子怕得要死,然後又要不傷身體,還逃不掉,這個有機會應該要聘請我媽來開個研討會才對。


【那個吃糖可以減肥的時代】


每一個醫學治療方式的出現,都有它的時代背景.

人類克服了壞血病之後,造成了日後大航海時代與英國的日不落帝國,然而直到1776年詹姆斯·庫克才被頒授科普利獎章以作表揚。

中間等了多久?兩百多年而已。

因為人類還沒有實驗的概念。

人類的第一支疫苗是在1796年才發明的,是為了天花;在此之前,西醫基本上沒有甚麼太大建樹,基本上是在萌芽時期。在那些個年代,很多奇怪療法的出現根本不是甚麼奇怪的事情。

在那時,西方人生病就放血,一放就是4-5升的在放血,連美國的國父華盛頓都被放到死掉。

1945年,人類才發明了抗生素,至此才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在此之前,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感染死掉的。

接受新知識與時代演變到現代嚴謹的醫學實驗方式,是多少人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

雖然整個系統還是有自己的弊病,但總比無良商人的操弄來的可靠的多。

歷史上,為了賺錢而扭曲醫療的本質,喪心病狂的人不少。

下圖是五零年代,美國糖業的宣傳廣告.
強調醣類是低卡的脂肪替代品,很健康的.

那個時候,商人花錢請許多教授與專家學者做了很多偏差的科學研究,然後告訴大家吃糖比脂肪健康。

1965年美國糖業協會(Sugar Association)的前身「糖研究基金會」(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花錢聘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D. Mark Hegsted)撰寫評論,以弱化糖類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並直指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是這類疾病唯一的罪魁禍首。這一論斷持續影響後來的營養學觀念及健康政策長達半世紀。

當時的很多醫生與專家學者也將其奉為圭臬。

1967年研究團隊於將評論發表在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結論指出心臟疾病與糖無關,與膽固醇及脂肪則高度相關。這個操作手段其實非常高明,因為一般的醫學研究報告,特別是發布在頂尖期刊的,往往都能引導整個科學界與醫界的風向與討論。

半個世紀後這個醜聞才爆發出來。

然而糖類的過度攝取在這五十年間已經不知造成多少人身體與健康上的災難;直到今日大家都很清楚,糖吃太多,除了容易肥胖,基本上身體容易一直處於發炎狀態。

我們很清楚這其實是一個社會現象,想當然爾醫藥界又把這東西當成一個疾病來處理,也是,這樣子藥廠、食品業、醫療業、周邊的很多相關產業大家都有錢賺。多好。

商業披上科學與醫療的外衣做包裝,也不是只有這件事而已,回歸到人性上,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新聞。人們如果要開心的讓自已一直吃糖,那也是自己的自由。

但是會考試,會念書,不思考,不求證,只相信權威與媒體的類文盲越來越多,這個才是真正的災難.

------------------------------

請自行參考下列文獻:

*飲食對於血脂與脂蛋白的影響.Grundy, S M and Denke, M A (July 1990). "Dietary influences on serum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Table 1". The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31: 1150.

*糖業與冠心病的研究:從內部文件的歷史分析.Kearns, CE; Schmidt, LA; Glantz, SA (12 September 2016). "Sugar 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76: 1680–168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5394. PMC 5099084. PMID 27617709.



金剛伏魔圈



記得以前在看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最令我感到精深的武功就是少林寺中渡厄,渡劫,渡難三位神僧使的-「金剛伏魔圈」了。

基本上以張無忌這種開外掛式的武功程度也攻不破,還差點被搞瘋,真的只能說是佛門正宗,專降我執。同時也暗喻了,明教實為外來之教派,即便武功成就再高,仍有其執。

"「金剛伏魔圈」以《金剛經》為最高旨義,最後要達「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於人我之分,生死之別,盡皆視作空幻。只是三僧修為雖高,一到出手,總去不了克敵制勝的念頭,雖已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人我之分卻無法泯滅,因此這“金剛伏魔圈”的威力還不能練到極致。

三僧中渡厄修為最高,深體必須除卻「人我四相」,但渡難、渡劫二僧爭雄鬥勝的念頭一盛,染雜便深,著了世間相的形跡,渡厄的鞭法非和他二人相配不可。"

金庸大師能以武論道,也是渡化眾生,功德無量了。


心理的問題,需要先處理身體

很多人以為拎杯只會處理疾病。

殊不知魔王流諮商技術也是一等一的。



在處理心理問題前,我一定會優先處理身體。

而且就算是比較嚴重的狀況~在這個流程上。

基本上正式進入諮商階段通常也是一兩次就結束了。



坊間一些心理諮商師並不是很清楚。

因為身體如果還沒調適到一個程度前。

當身心能量低下時,個案其實無法去面對那個塵封已久的問題。

諮商就是進不去內心那個禁忌的門檻。



也因為快速、有效、不拖拉~

所以我常常在擦別的諮商師或是那些身心靈老師的屁股。

因為很多沒有經過訓練過的諮商師或是治療師,特會胡搞瞎搞。



曾經處理過一個童年時期被侵害的個案。

前一個諮商師告訴她:「這一年開始這件事再也不會困擾你。」

我聽了整個人都怒起來:「所以妳的狀況差不多一年左右就復發了。」

個案恍然大悟的說:「對耶!真的差不多一年左右,就發作了!」

更別說那些說要念往生咒跟對方和解的誇張案子了。



(啊請問對方還沒死妳是要超度誰?)



我真的很想說~身心靈是交互作用而互相影響的。

大家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切割開來?然後一直瞎鬧?



佛陀的線上直播

120088481_10157608076993317_7500503209257703230_n.jpg



某天,佛陀剛剛開完一場線上直播課程。



大家發現,攝影棚裡突然把佛陀頭上的聚焦燈光打得超級亮的。



彌勒菩薩問:「這是要幹三小?」



很有經驗的助教~文殊師利菩薩說:「啊就老師要開講新課程啦。」



佛陀轉頭跟優等生舍利弗說:「其實我有點糾結,因為覺得這個新課程太難,你們這些學生裡面有太多智障會聽不懂啦。」



台下的學生一陣騷動:「幹!好歹我們也在這間補習班混這麼久了,怎麼可能聽不懂?你是把我們當智障?還是你先前都在唬爛?」



舍利弗說:「拜託講一下啦!」



佛陀:「不要。」



舍利弗又說:「拜託講一下啦!我們相信應該聽得懂啦!」



佛陀:「不要啦!就說你們聽了腦子會打架,還會覺得我唬爛。」



舍利弗說:「不會啦!我們知道這個新課程應該很有梗,拜託講一下啦!」



佛陀:「好吧,既然你這個死忠粉絲都拜託我三次了,那我就特別為了你勉為其難講一下好了。」



佛陀一說完這一句,當下就有五千個學生覺得賭爛離席抗議。



佛陀默默地看著他們一個一個離席後說:



「太好了!智商低的都走光了,我們好好的來講課吧!」



每次看到這一段就覺得惡搞又頑皮,忍不住一直笑。



對了,這堂課叫做「妙法蓮華經」。



(本文由魔王流現代經典翻譯機獨家提供。)



星期三, 10月 21, 2020

琵琶法師(びわほうし)

c0681_main.jpg



琵琶法師(びわほうし)是日本平安時代的盲眼僧侶藝人,出現於平安時代中期,他們會在街道上弾奏琵琶。



以說唱《平家物語》等文學作品而興盛一時。過去的僧侶都需要接受官府管轄,所以設有四官十六階,位階均得到幕府的承認。在明治維新後日漸衰落。



在日本,祭祀安德天皇與平家一族的阿彌陀寺(現山口縣,下關市.赤間神宮)中,有一位知名的琵琶法師-芳一,他以彈奏平家務語的壇之浦之段的秘曲而著名,又被稱為「鬼神亦落淚」的彈奏名手。



據說芳一受到亡靈的邀請,去為某「高貴的人」演奏,當晚的演奏受到極大的回響,便邀請芳一法師一連演奏七晚。



但寺中的和尚們對於盲眼的芳一法師每晚都外出感到疑惑,便讓寺院的雜役跟隨其後,發現芳一獨自在平家一門的墓地中,對安德天皇的墳墓前演奏,同時身邊包圍著無數的鬼火。



大家將實情告知了芳一,為了避免發生不測,便在芳一的全身寫下般若心經,並囑咐芳一如果遇到該武士來邀時不要答話,但當時寫經的和尚忘記在芳一的耳朵上也寫下經文。



是夜平氏的怨靈來到寺中尋找芳一未果,又無人應答,只看到一對耳朵,便將耳朵取下回去交差。事後人們便以「無耳的芳一」稱呼之。



星期二, 10月 20, 2020

珍重

恩~為甚麼很多文章都清空掉了嗎?



前陣子因為講了太多,被瘋狂檢舉跟抹屎到臉上。

沒辦法,很多人不去增進自己的治療技藝,然後檢舉與扒糞的本來就很多。

自己的四診能力差,還去質疑別人能力的人永遠都不會少。



對生活不會有甚麼太大的影響,對於人性卻有了更深層的體會。

心情雖有起伏,但是不大。



原本還想寫一些SLE.ADHD. Hepatoma.Depression.Rheumatoid Arthritis.Hypertension.的治癒案例。

這些在脈型上與証型的比對、病程和配穴上有很多有趣的部份。

但承辦人告訴我醫療廣告與醫事法規制定的範圍管得非常廣。

例如節氣到了,告訴大家進補可以吃那些東西都可能被罰款。

而且常常都是同業在檢舉,不要去寫相關的文就沒事了。



那一種同業會檢舉?當然是醫術不到位的.怕你會搶牠生意的那種。



想想也就算了。

索性把這十多年來有關於對岸中醫臨床執業的心得與治療個案累積的兩千多篇文章全都砍掉了。



人生就是如此,有的時候講實話,還需要跟人道歉。而且還是不認識自己的人。



幾位師長與阿闍梨得到消息後,特地來電告誡我:

「沒有人想知道真相,解決問題,大家只想要舒服的過日子。」



也是,都講光了,大家都沒飯吃。



說到底就是自己太天真,太過於低估人性的本質。

學了再多的治療技術與不傳的密法,一切終究還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



難怪幾位師長總是如此保守與低調。

這個部分我會再深刻的去反省、咀嚼與體會。

以後會多把教學的心思放在學生與對岸執業的師兄弟們身上。



以後這裡就剩下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要扒糞也沒東西扒了。

大家保重。



【本文純粹為作者於對岸執業之心得,不牽涉國內任何醫療場所人員或體系。】



 



星期六, 10月 10, 2020

【注意力不集中與飲食及過敏的關係】


今天草莓跟我好好的聊過,我想我還是寫一篇相關的文給大家.請大家私底下看過就好。草莓是我的學生,也是ADHD患兒的媽媽,我們相識多年,私下也常常交流對於這個疾病的看法。

起因就是在網路上分享一些對岸執業、醫學黑歷史與課後諮商的心情故事,原本想要集結成冊後出書的,沒想到卻變成了網路獵巫的對象。其實網路上的攻擊,都說憑甚麼可以草率的斷定孩子過敏跟消化不良就可能是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或課業跟反應跟不上的原因之一?會脈診的都是騙子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很難解釋到讓每個人都懂。
其實文中當時四診的結果與西方醫學目前的研究很多點是相符合的。

大家不想去探討,飲食習慣欠佳造成的脾胃虛弱,與過敏之間是否會造成一般兒童的注意力分散,甚至於過動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過敏的孩子其實注意力都會受影響,也都有脾胃虛弱的問題。其實在中醫的立場中,脾胃虛弱的起因很多,但與飲食絕對脫不了關係,而飲食的內容與腸胃道的生態,又與過敏息息相關。

因為即便在對岸,只要病患沒有提出相關的確診證明,我是不可以直接說這孩子有過動症的,而且中醫從古到今其實是沒有所謂的過動症的。所以從脾胃開始調理也是非常合理的狀況。

我知道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沒事就在看醫學論文,我也不怪任何人,只怪我自己不想花時間對網路諸公解釋。姑且不論文中的孩子有沒有過動症,但是有關於飲食與過敏與注意力相互影響的理論與立場並不是鬼扯或是瞎掰。

.飲食對於兒童注意力的影響在國外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

飲食針對兒童過動的相關研究,在雙盲測試的研究設計下,研究結果表明,許多食物都可能引起兒童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也強調了盡可能限制飲食與注意必要的飲食以確立食物對過動症影響的重要性。

國外有許多過動症的父母,發現服用藥物來控制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症狀時,常常吃藥並無法長期維持穩定的狀態。但發現搭配吃均衡的飲食,包括蔬菜,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水果和大量的蛋白質時,過動的行為往往會穩定,進而讓患兒一直處於控制與較平穩的狀態。

特別是關於鋅、鐵和鎂等微量物質,Omega-3,維生素B等,都可以間接改善大腦對多巴胺的反應。如此可見得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飲食雖然無法正式納入ADHD整體治療的標準流程之一,但至目前為止,對於其採用合理的營養飲食是全球的共識,不攝取不健康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及不攝取能夠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速食與快餐食品;飲食應強調水果和蔬菜,全穀類,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和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並通過大量運動來平衡健康的飲食,這已經是全球的共識。

至於用藥控制導致胃口不佳的問題,在實際案例上很常見,這是另一個議題。

.另外有關於過敏本身對於ADHD兒童的影響。

目前在國外雖然尚沒有相關證實過敏與ADHD兒童有絕對直接影響關係的研究,但是相關分析的結果表明,過動症兒童比同齡兒童較容易患哮喘,過敏性鼻炎,特應性皮炎和過敏性結膜炎。 合理且適當的干預措施,包括控制過動症兒童過敏的相關生活與飲食策略,對於病情是有益的。

而近期的研究更發現,ADHD與多種疾病或生活型態有許多共同的致病因子有關,例如貧血、血清素偏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與免疫球蛋白(IgE)較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與免疫球蛋白(IgE)與人體的過敏反應有關,當學童具有兩種以上過敏症狀 (鼻炎、濕疹、氣喘) ,罹患過動症的風險是沒有過敏小孩的 2~3 倍,四種因素都有的孩子,罹患過動症的機率更高達 6~7 倍,但這些因子都有可能透過飲食修正而改善。

個人在對岸執業的經驗中,孩子只要是過敏體質的,都或多或少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起伏大甚至過動的問題,但我總認為,將身體調養健康了,這些問題自然會慢慢變好。所以宏觀來看,不管有沒有過動問題的孩子,為人父母都必須要重視並處理過敏的問題。

.預防醫學其實講究的是耐心與平常心

我想要說的是,在預防醫學的概念上,我們應該將飲食與生活型態所造成的因素考慮進去,對於已經確診的患兒,除了適當用藥控制,我們更應該加強重視均衡飲食與運動,充足睡眠與休息的幫助。對於沒有確診的兒童,也要去理解上述的狀況也可能會在某個程度上影響兒童的神經傳導與心智的健全發展。

不需要小題大作,也不需要太過糾結。孩子生出來本來就是要陪他走二三十年人生的路程。如果是已經確診有問題的孩子,做父母的本來就應該要考慮到許多可能性,甚至考慮到人性上對於患者過多的限制與期望是否適得其反,例如過於偏激的限制飲食、作息、過度焦慮在學業、人際關係、人生成就上的表現,長遠來看是否真的能夠幫助到他的狀況?

.飲食、針灸、作息、運動、諮商都可能給予協助

過去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也對於過動症的兒童進行的相關的中醫研究,發現配合使用針灸的臨床效果明顯高於僅使用藥物控制。我強調的是,除了吃藥控制,是不是有著什麼樣的可能性,讓我們可以幫助這些孩子跟家長。

至於要不要相信飲食,作息,針灸,穴位的按摩、運動與諮商的介入可以幫助這些孩子,這個就看父母親自己的決定。我知道有很多醫師宅心仁厚,保持開放的心胸,除了默默地一直在增進自己的技藝為大眾服務,也很願意與家屬一起嘗試任何可能有幫助的作法。

相對的我也知道很多人認為飲食與養生這件事不科學;也對於在中國念書或是執業的醫生都覺得是狗屎。腦袋都是裝紅色的大便,跟中國有關係的都是親共,在國內應該連屁都不要放一個。

說實話,我並不是很在乎誰承認我的學歷或是醫師執業資格,因為念書跟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那都無損於自己對於醫學的認知與治療境界的追求。至於講太多踩過界可能違反醫事規定這個部分我也會虛心檢討,畢竟這是法律規定,也是民意潮流,講太多非主流的東西在這個社會本來就該死。

一直以來都希望在傳統的中西醫學上找到另外可能的出路.本來就選擇了一條很難被人認同的道路,也沒想過會被任何人認同。醫學對我來講也只是心中治療架構的另一個觀點,我也沒打算都用醫學來處理每一個人,因為中醫與西醫都治不好狹隘與偏見。

教育的本質,就是用知識來消彌無知。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嘗試接受各種的可能性,用以消除我們的偏見。
最後讓實驗研究與證據去說話,然後不斷的推翻過去的認知。
這是人類文化與科學進步的基石,也是西方實證醫學的核心精神。

可惜,沒有人會想要嘗試了解其他的看法與真相。
不是專家權威或非主流的意見,總之先往死裡打再說。
這也是從事身心靈教育這十多年來常見的常態。
大多數的人都會把你當成騙子、神經病跟智障。(攤手)

前車可鑑,醫界把同性戀當成疾病,相信並放任「醫師或是專業人士」對其實施化學閹割、移植睪丸、電擊、毆打、注射嗎啡跟進行腦前額葉切除術的年代,不過也才離我們幾十年而已。

由於國內關於醫事與醫療廣告的認定管得相當寬,這篇文章如果流傳出去,依照相關法規的規定,也許又要一人一信檢舉到死。

「所以希望大家在這裡私下看看就好。請不用分享,也不要轉貼.」

有些人還是覺得吃藥方便就好。我也很能理解。那是每個人的選擇。

對了,為了不造成大眾誤解與困擾,以後我只會發一些美食垃圾文.這也將是我在網路上最後一篇公開發表論述到治療與醫學概念的文章。

大家珍重。

【本文純粹為作者於對岸執業之心得,不牽涉國內任何醫療場所人員或體系。】

----------------------------------------------------------------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下面相關的研究報告與醫學論文:

*Omega-3脂肪酸:精神醫學治療和未來研究的實證基石。Freeman MP, et al. "Omega-3 Fatty Acids: Evidence Basis for Treat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in Psychiatr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Dec. 2006): Vol. 67, No. 12, pp. 1954–67.

*對社區3歲與8至9歲兒童的食品添加劑導致的過動行為實驗: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McCann D, et al. "Food Additives and Hyperactive Behaviour in 3-Year-Old and 8/9-Year-Old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Nov. 3, 2007): Vol. 370, No. 9598, pp. 1560–67.

*人工食用色素會促使過動症兒童發作嗎?Schab DW, et al. "Do Artificial Food Colors Promote Hypera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Hyperactive Syndromes? A Meta-Analysis of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Dec. 2004): Vol. 25, No. 6, pp. 423–34.

*針對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和自閉症的補充和替代醫學療法。Weber W, et al.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al Therapies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Autism,"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Dec. 2007): Vol. 54, No. 6: pp. 983–1006.

*無人工色素 (AFC) 限制性飲食 (FFD)與補充不飽和脂肪酸(PUFA)食物的研究。Diet and ADHD, Reviewing the Evid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Diet Interventions on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DHD

*患有註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兒童缺鐵的現象。Konofal, Eric, Michel Lecendreux, Isabelle Arnulf, and Marie-Christine Mouren. “Iron Deficiency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vol. 158, no. 12, 2004, pp. 1113.

*對於過動障礙兒童與青少年使用Omega-3 / Omega-6脂肪酸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Johnson, M., S. Ostlund, G. Fransson, B. Kadesjo, and C. Gillberg. “Omega-3/Omega-6 Fatty Acids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vol. 12, no. 5, 2009, pp. 394-401.

*Omega-3脂肪酸對於神經傳導與精神疾病的關係。Young, Genevieve, and Julie Conquer. “Omega-3 Fatty Acids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Reproduction Nutrition Development, vol. 45, no. 1, 2005, pp. 1–28., doi:10.1051/rnd:2005001.

*過動患兒與過敏性疾病的相關研究與分析。Allergic diseases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DHD與多種可修正的共病或生活型態因子有關。ADHD I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MODIFIABLE CONDITIONS: ALLERGIC SYMPTOMS, LOW LEVELS OF HEMOGLOBIN AND SEROTONIN, AND POORER NUTRITIONAL AND DIETARY PROFILES.

*過敏性疾病與過動及注意力缺陷兒童之間的關聯。Association between allergic sensitization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過動患兒和過敏性鼻炎的危險因素分析。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針灸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Meta分析。A Meta-analysi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星期日, 8月 09, 2020

【重複悲慘人生的大腦模式-習得性無助】

 


小莫是一位身材纖細的女孩子,我知道她的經濟狀況一直不是很穩定。感情也是。

「老師,我覺得我有被虐狂,我的男友不工作賺錢,一直出軌,還打我,但是我一直都沒有勇氣離開他,也不敢對他發脾氣。」

我一邊吃著牛肉乾,頭也不抬的問:

「恩,我現在不想談妳的男友;我想要問一下,你是不是小時候常常犯點小錯,你父親就把你往死裡抽?」

小莫的表情非常震驚,然後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這個情況在診間經常出現。我相信這類型的人也常常出現在大家的身邊。為甚麼有很多人不從施暴者的身邊離開?相信這是大家經常想問的問題。

上個世紀的70年代,美國的心理學運動之父-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做了一個很知名的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實驗。

他將狗關在籠子裡面,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狗狗施加電擊,小狗因為無法逃避,所以在籠中狂奔,驚恐哀叫,甚至屁滾尿流。

多次電擊後,只有蜂鳴器一響,小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但是不奔逃了。

後來他們將小狗分成AB組,對A組的狗綁住,進行無法逃避的電擊,對於B組的狗不進行電擊。

之後,他們將狗狗被放置於一個籠子里,中間由一道低矮的障礙物隔開(稱為“雙分電擊籠”);籠子的一邊通電,另一邊不通電,只要跳過中間障礙物就可以免受電擊。當研究者打開電閘時,有意思的情景出現了:A組的狗(實驗中無規律電擊並無處可逃的狗)根本不嘗試跨過障礙物到安全的另一邊去。

後來賽里格曼對於小鼠與人類都做了類似的實驗,都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所以當人類在過去的成長階段時,體驗了各種失敗與挫折,然後當結果無法避免時,便會進入了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模式中。

因為當做任何努力都不會改變現況時,就會說服自己,不要抵抗,然後生出一萬個理由讓自己重複回到原先熟悉的狀態與情境中。

其實千百萬年來,人類的一些本能直到今天都還沒有進化掉。當遇見危險或者受到傷害時,都會找地方躲起來以逃避傷害。最直接的表現是蜷縮在一個小角落,或者躲進一個地方不出來,這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這不是病,這只是一種本能。

但是治療的方式其實是很簡單的,就是讓他們重複體驗到,如果你願意求助,你就會獲得幫助與改變,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願意無條件的愛你。

【本文為作者於對岸執業紀錄.不牽涉國內任何團體或個人】

------------------------------------------------------

參靠文獻:

*無助感:關於抑鬱,發展和死亡.Seligman, M.E.P. (1975). 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Death.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ISBN 978-0-7167-2328-8.

*習得性無助在人類身上的作用:批判與重新制定.Abramson, L.Y.; Seligman, M.E.P.; Teasdale, J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1): 49–74. doi:10.1037/0021-843X.87.1.49. PMID 649856.

*學習動機的心理學,研究和理論的進步.Bower, Gordon H.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Academic Press,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 30. ISBN 9780125433150. "The most popular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phenomenon to date is that of Seligman (1975) and Maier and Seligman (1976)."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人生就像一場遊戲。 前面二十級(歲)基本上都是新手村。 然後你的新手NPC是亂數決定的爸媽。 個人能力數值跟著NPC的資源決定一半的基數。 等到等級可以出新手村,遊戲的自由度大增。 有的人會考慮再練等級(念大學、研究所)多上升一些點數才要出村去解任務,也有人迫不及待的出村去探...